30000+志愿时温情守护,佛山“西甲”圆满收官_服务_赛事_足球盛宴
8月30日,第19届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圆满收官,但志愿服务的温度仍在延续。这场历时近两个月的体育盛会,不仅呈现了95场激烈角逐、180万入场观众欢呼喝彩的动人画卷,更让“志愿红”成为温暖整座城市的文明底色。
5112人次志愿者、30000多小时暖心服务,广大志愿者以专业服务和温暖行动诠释了三水“志愿之城”的深厚内涵。
党员先锋
挺立志愿服务第一线
三水区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创新组建志爱“西甲”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。
40多名来自区直机关的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,承担起看台秩序维护、氛围营造等重点岗位的统筹组织工作,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确保了赛事的顺畅运行,成为了志爱“西甲”志愿服务体系中的中流砥柱,让党旗在志愿服务一线高高飘扬。
队长徐永忠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,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,他沉着指挥40名志愿者在看台完美呈现1200平方米的巨幅彩旗,成为云秀山的一抹亮色。
40名志愿者在看台呈现1200平方米的巨幅彩旗。
新三水人
共建共享第二故乡
佛山“西甲”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,更成为凝聚新市民归属感、展现主人翁精神的广阔舞台。
今年,佛山“西甲”首次设立南北分赛区。在“超级白坭”会场,新市民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聂文战主动设置志愿者招募点。“难得有如此大型的赛事,附近企业员工踊跃参与,仅一晚就成功招募200余人!”
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充分发挥沟通能力强、服务热情高的优势,高效完成观众引导、咨询答疑等任务,成为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新市民吴思敏在服务外国友人“看‘西甲’·游白坭”打卡团时,化身文化志愿者,带领多国游客深度体验本土风情与美食,生动传递白坭的独特魅力。
这些新三水人全心投入、真情奉献,不仅极大拓展了赛事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,更生动诠释了白坭开放、包容、温暖的城市形象,彰显了共建共享、邻里一家的文明风貌。
归巢学子
青春力量代言家乡
这个夏天,一大批归巢的三水学子主动加入志爱“西甲”志愿者行列,热忱服务家乡盛事,以青春之名传递乡情。
在三水北部足球中心,大塘镇的40多名青年学子连续9场赛事坚守岗位,暴雨期间也毫不退缩。作为一名足球爱好者,林子皓既沉浸于赛场的激烈氛围,也默默承担起引导远方球迷、提供服务的责任。“用微笑迎接八方来客,就是我对家乡最深情的告白。”
大塘镇40多名青年学子连续9场赛事坚守志愿服务岗位。
刚中考完的李婉晴主动扛起北部赛区“后勤员”的担子——搬运物资、整理看台,她总是能量满满。当看到志愿者同伴们在烈日下汗湿衣衫,她主动提出利用休息时间清洗志愿服。“我感觉特别踏实,这是被家乡需要的感觉。”
全民志愿
代际传承乐善薪火
亲子上阵、爷孙接力,志愿精神在代际间温暖传递,成为本届“西甲”最动人的风景。
年过七旬的“广东省最美志愿者”任明,多年来一直用镜头记录“西甲”的点滴。他的镜头中,既有赛事的激烈瞬间、观众的振奋呐喊,更有一帧帧志愿者微笑服务、暖心相助的温馨画面。在他经营的“三水彩虹”视频号中,每场赛事相关的志愿服务视频都获得超千点击,而他年幼的孙女,也成了爷爷整理照片、剪辑视频的“小助手”。
志愿骨干为观众喷洒蚊怕水。
佛山“西甲”顺利举办的背后,还有一群志愿骨干默默付出。来自常青志愿服务队、乐在文明骑行队、星月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,通过发布活动、线上招募、电话确认、建群分工等一系列细致工作,默默支撑每一场志愿服务有序运行。
从赛场内的专业服务,到赛场外的温暖守护,从个体的无私奉献,到全民的自觉参与,三水区实现了“一场赛事温暖一座城”的升华,让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肌理,让文明行为成为市民习惯,为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提供了生动范本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吴碧霞
通讯员 彭莎
通讯员供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