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凡博:NBA 之路遇瓶颈,CBA 或成新起点_赛场_机会_篮网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11 19:03:21阅读次数:0

图片

当 NBA 中国赛的哨声在澳门场馆落下帷幕,中国球员曾凡博的名字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。这场被寄予厚望的 “主场之战”,不仅没能成为他在 NBA 赛场上的高光时刻,反而成了一场充满尴尬与无奈的亮相 —— 代表篮网出战的他,全场几乎零参与感,没有一次出手,数据栏空空如也,这样的表现让现场和屏幕前的中国球迷直呼:“小曾,快回 CBA 北京首钢吧!”

其实,早在比赛开始前,不少关注曾凡博的球迷就已隐约察觉到苗头。作为在 “家门口” 举办的赛事,篮网即便出于人情世故,也该给曾凡博一些象征性的出场时间,既是给中国球迷一个交代,也是对他这段时间跟随球队训练的一种认可。可现实却远比预期残酷,即便踏上了赛场,他也仿佛成了场上的 “透明人”:队友传球时自动忽略他的跑位,进攻端没有给他任何触球创造机会的空间,防守端也鲜少与他形成有效配合。整场比赛下来,曾凡博更像是一个游离在球队体系之外的 “旁观者”,这样的处境,比单纯的 “不上场” 更让球迷揪心。

深究背后的原因,核心症结或许在于 “信任” 二字 —— 曾凡博在篮网训练期间,始终没能真正打动球队教练组和队友。NBA 作为全球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,每个球队的阵容竞争都异常激烈,篮网阵中从不缺乏天赋异禀的球员。曾凡博在 CBA 赛场上,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进攻意识,能成为球队的核心力量之一,但到了 NBA,他的优势被瞬间稀释。无论是爆发力、技术细腻度,还是对比赛节奏的把控能力,他都没能在同位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自然难以进入教练的战术体系考量范围。

更现实的是,队友之间的配合也存在 “隐性壁垒”。这场中国赛中,篮网队中那些尚未确定获得正式合同的球员,大多处于 “拼命表现求留队” 的状态,他们更倾向于将球传给能直接创造得分机会、或是与自己配合更默契的队友,而非冒险传给还未融入体系的曾凡博;而那些已经手握合同的核心球员,又与曾凡博鲜有在同一时间段上场磨合的机会,缺乏足够的配合默契,自然也难以形成有效的传球互动。这种 “两头不靠” 的处境,让曾凡博的登场彻底沦为 “象征性亮相”,既没能展现自身实力,也没能为球队做出贡献。

从理性角度来看,如今的 NBA,或许真的不属于曾凡博现阶段的 “舞台”。与其在 NBA 赛场边缘徘徊,消耗时间和信心,不如回到熟悉的 CBA 赛场,重新找回自己的竞技状态。北京首钢作为曾凡博的 “老东家”,对他的技术特点和打球风格有着充分的了解,能为他提供更适合的战术位置和更多的出场机会。回到 CBA,他可以继续担任球队的核心球员,在比赛中不断打磨技术、积累经验,弥补自己在对抗强度、战术理解等方面的短板。若未来能通过在 CBA 的出色表现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,再寻求冲击 NBA 的机会,或许才是更稳妥、更可持续的选择。

对于曾凡博而言,“回 CBA” 从来不是 “退缩”,而是对自身现阶段处境的清醒认知,是 “曲线成长” 的理性选择。篮球之路漫长,一时的挫折并不可怕,关键是要找到能让自己持续进步的土壤。北京首钢的赛场,有熟悉的队友、支持他的球迷,还有更适合他现阶段发展的环境。与其在 NBA 的 “冷板凳” 上消磨天赋,不如尽快买一张回北京的机票,回到 CBA 的赛场,重新出发 —— 那里,才是他现阶段最该抓住的 “机会”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