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:成都蓉城为双线抉择付出代价,韦世豪伤病恢复速度低于预期_轮换_比赛_联赛
10月22日据直播吧的消息,在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的第三轮赛事中,成都蓉城于主场遗憾不敌柔佛新山。《足球》报为此撰文指出,蓉城为双线作战的抉择付出了惨痛代价。
10月21日,亚冠精英联赛第三轮激战打响。大面积轮换阵容的成都蓉城,以一场0比2的败绩,为双线作战的艰难抉择埋单。比赛中,蓉城虽占据了64%的控球率,看似在场上掌控着局面,然而全场却仅有1次射正。反观对手柔佛新山,凭借队中8名外援的强大冲击力,制造出14次射门、6次射正的绝佳机会。这种看似控球在手却无法转化为有效进攻的局面,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大面积轮换所引发的球队体系断裂。
本场比赛,教练徐正源出人意料地进行了大面积轮换,派遣以本土球员为主的首发阵容出战。轮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,在球队的三条线上均清晰地显现出来。
后防线上,由董岩鋒、王东升等替补球员组成的防线,彼此之间缺乏默契。面对柔佛外援灵活的穿插跑动,防线频频出现空当。比赛开场仅5分钟,球队便丢球。此次失球中,边路防守的形同虚设,让对方球员阿里巴斯得以轻松突破防线,这充分暴露了轮换球员与主力阵容在协防意识上的显著差距。更为致命的是,主力边卫胡荷韬在不到半个小时时便因伤退场。他的离场迫使古尔芬克尔仓促替补登场,这进一步打乱了原本就不甚稳固的防守部署。
中场控制力的下滑同样不容忽视。尽管有周定洋、德尔加多以及甘超首发坐镇中场,但与他们搭档的徐虹、廖荣祥经验匮乏,难以在中场形成有效的拦截。柔佛新山仅以36%的控球率,便制造出14次射门机会,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蓉城中场的低效运转。周定洋在比赛进行到55分钟时,因战术犯规染黄,这使得中场防守压力陡然剧增。
而锋线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。韦世豪因伤连续缺席比赛,罗慕洛也因在联赛中受伤未能进入大名单。两名核心球员的缺阵,让蓉城的前场进攻失去了创造力。即便下半场费利佩披挂上阵,也难以弥补锋线与中场之间的衔接断层。最终,球队全场仅1次射正,这样的数据着实令人尴尬。
赛前,外界虽已考虑到面对多名球员禁赛的柔佛DT,徐正源或许会采用轮换策略,然而着实未曾料到会有如此大幅度的阵容调整。从教练组的视角而言,这场比赛的决策,本质上是一次在联赛与亚冠之间进行的战略抉择。
当下,成都蓉城以58分的积分位居中超联赛次席,仅落后榜首的海港队2分。联赛赛程已近尾声,仅剩三轮比赛,争冠形势远较亚冠赛事更为紧迫。故而,徐正源做出的轮换决策,显然是旨在为联赛保存实力。
这种取舍实则有着基于现实状况的考量。韦世豪伤病后的恢复速度未达预期,教练组选择让他彻底休养,而非冒险让其复出参赛,此举正是为了规避在联赛关键战役中可能出现的用人风险。从赛程安排来看,亚冠比赛结束后的4天,蓉城便要迎来与西海岸队的中超硬仗。连续作战所带来的体能压力,使得阵容轮换成为必然之举。教练组甚至精确计算球员的出场时间,由此可见其对联赛的重视程度。
然而,这种取舍所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容小觑。胡荷韬在比赛中新增伤病,这让球队防线的用人更加捉襟见肘。而亚冠赛事过早出局,可能会影响球队在洲际赛事经验方面的积累。更值得警觉的是,替补阵容在比赛中暴露出来的实力差距表明,蓉城目前的轮换深度仍难以支撑双线高强度作战,这与柔佛队坐拥的强大外援阵容厚度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这场失利,无疑是对蓉城双线征程的一次警示。短期内,球队需集中精力冲击中超冠军,利用联赛间歇期让韦世豪等伤员归队恢复状态。但从长远发展来看,若想真正在双线作战中站稳脚跟,对阵容深度进行补充势在必行。尤其是锋线替补球员的终结能力以及防线的轮换厚度,仍是球队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。
徐正源的轮换思路虽结合了现实情况,但如何在这种取舍之间尽可能减少损失,将是对教练组的一次更为严峻的考验。成都蓉城的成长之路,仍需在雄心壮志与现实状况之间探寻到更为精准的平衡。
来源:直播吧 | 编辑:我爱小贝
图文带货训练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