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伏对卡佩罗的致敬,不止是一次寻常的赛后感谢_球员_主教练_罗马
国际米兰青年队又赢了,这次是青年欧冠赛场上一个干脆利落的4-0,对手是比利时的圣吉罗斯联合。带队的主教练是克里斯蒂安·基伏。算上这场,他的队伍已经在各项赛事里拿到了七连胜,在青年欧冠小组里三战全胜积9分,势头很猛。
比赛本身没什么太多可说的,强弱分明。但赛后发生的一幕,比这场胜利本身更有意思。基伏接受意大利天空体育的连线采访,演播室里坐着一位老熟人——法比奥·卡佩罗。
看到屏幕里的老帅,基伏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。他对着卡佩罗说:“卡佩罗先生,我希望能有您一半成功的执教生涯。如果说我当年能在高水平联赛踢上球,那也多亏了您。您是顶级教练,我很幸运能和您共事,被您接纳,是您把我带到罗马,让我能踢上最高水平的比赛。为此,我感谢您。”
这段话说得很诚恳,没有半点客套。我跑了这么多年体育新闻,球员退役后在公开场合感谢恩师的场面见过不少,但像基伏这样,在自己作为教练取得一点成绩后,如此直接地向把他带入五大联赛的伯乐致敬的,还真不多见。这感觉不太一样。很多人在球员时代和教练关系紧张,退役后要么闭口不谈,要么就是几句场面话。
基伏这番话,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。我还记得当年卡佩罗把他从阿贾克斯签到罗马时的情形。那时的基伏很年轻,但在阿贾克斯已经戴上了队长袖标,算是个少年天才。可荷甲和意甲毕竟是两个世界,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的意甲,防守就是一门残酷的艺术。卡佩罗敢于把一个罗马尼亚的年轻后卫直接放到罗马的主力阵容里,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信任。现在回看,那笔转会确实是基伏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,没有罗马的经历,后面去国际米兰拿到三冠王的故事可能就不会发生。
有意思的是,基伏现在的执教理念,似乎能看到当年卡佩佩罗的影子,或者说,是他自己经历的一种投射。他在采访里提到怎么用年轻人:“优秀的年轻球员就该获得机会,别总盯着他们的身份证看。要是我们一直等,等他们‘准备好’,那几年时间过去了,他们可能永远也准备不好。”
他这话说得太实在了,他说必须得去考验他们,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材料,有没有个性、牺牲精神和职业态度。这不就是卡佩罗当年对他做的事吗?把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扔进意甲的绞肉机里,看看他能不能活下来。活下来了,就是顶级中卫。这种哲学,是一种传承。你得相信他们,然后放手让他们去闯。
基伏还谈到了他的球队,他说上赛季末段的失望,那些巨大的期望落空后的痛苦,让小伙子们需要重新找回信心。他说足球有时候“非常不公平”。我看到这句的时候笑了,这话从一个球员时代荣誉满身、但也经历过无数伤病和挫折的人嘴里说出来,分量很重。他懂得球员的脆弱,知道球队需要理解、信心,以及一点小小的“冲击”。看得出来,他不是那种只会在战术板上画线的教练,他懂人心。
![]()
把自己的“小我”放在一边,愿意努力工作,听从指挥,这是基伏对他手下这批年轻球员的评价。他也把所有功劳都归于球员。这种姿态,对于一个刚刚从顶级球员转型过来的教练来说,相当成熟。很多大牌球员转型当教练,最难的一关就是放下自己当年的光环,无法理解为什么现在的球员做不到自己当年的水平。基伏好像没这个问题。
看着屏幕上那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、但眼神依然锐利的基伏,很难不让人对他未来的执教生涯有所期待。从球员时代的铁血硬汉、用脑子踢球的后场核心,到如今这个懂得感恩、善于沟通、敢于给年轻人机会的青年队主帅,他的转型看起来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。当然,青年队的成功和一线队的残酷现实是两回事,但至少,他展现出的那种对足球的理解和对人的尊重,是成为一个好教练的基础。卡佩罗在演播室里听着这番话,想必也会感到欣慰吧。这大概就是足球里,除了胜负和奖杯之外,另一种形式的成功。